現在商品品種的變化,主要來自于商品生產的發展,新舊交替頻繁,商品的生命周期也變短,超市的采購人員應時刻注意這種變化對商品品種帶來的影響,擴大新商品的經營比重,減少或淘汰不適合市場需要的滯銷品,使商品品種不斷更新。
超市的采購人員采購商品時注意事項
1、制定經營商品目錄
商品經營目錄是超市在其經營范圍內應該經營的全部商品目錄。制定經營商品目錄,應考慮商品貨源、市場變化、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和要求、企業的經營特點、經營能力、季節的變化等,逐類逐個確定哪些是必備商品,哪些是經營范圍的商品,既要防止定得太粗,過于籠統,缺乏實際指導作用,又要防止定得太細,過于繁瑣,不利于執行。
2、編制進貨計劃
超市的進貨是以進貨計劃為基礎的,進貨計劃是在對市場變化、貨源情況、銷售動態等做了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,參考現有儲存量及各種變化因素,在資金占用合理的情況下,定期提出的計劃,包括商品種類、規格、數量、產地、單價、型號、進貨地點、到貨時間等。進貨計劃按時間分為年度、半年、季度和月份,一般以季度為主。
3、簽訂進貨合同
簽訂進貨合同是實現進貨計劃的保證,也是加強企業之間經濟協作,促進雙方加強經濟核算,改善經營管理,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有效手段。
4、及時提貨,認真驗收
采購人員辦完進貨手續后,要及時組織提貨,盡快使商品上柜,當地進貨一般是自行提運;外地進貨,按照“及時、準確、安全、經濟”的原則選擇運輸工具和運輸路線,商品到達后,要認真進行驗收,及時將商品上柜。
在組織外地進貨的過程中要注意“四進、四不進”的原則。“四進”指購進商品要符合“優、廉、新、缺”。“四不進”指進貨成本費用和稅金高于當地零售價格的不進;倒流的商品不進;搭配商品、以熱帶冷的商品不進;當地批發企業同時同地大批購進的商品不進。